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 B.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
| C.中国开放程度不高 | D.美国棉织品价格高 |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写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 ②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
③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
| B.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
| C.中国古代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
| D.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
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 A.《石氏星表》 | B.《九章算术》 | C.《齐民要术》 | D.《黄帝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