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二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③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④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官营制度 | B.“海禁”政策 |
C.商帮的出现 | D.重农抑商政策 |
文物是无声的历史,解说可使其增光添彩。下列对有关文物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①甲骨文②阳陵虎符
③水排④秘色瓷
A.①——商朝——“蚕”、“丝”等字样——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
B.②——秦朝——“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阳陵是拥有一定兵权的将领 |
C.③——东汉——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
D.④——唐朝——“南青北白”之外的另一种新的瓷器——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 |
《明史》载:“世宗朝,璁、萼、言、嵩(璁、言、嵩曾为内阁首辅)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该材料反映出()
A.内阁职能的强化一定程度上侵夺了六部职权 |
B.六部是内阁的附属机构,受内阁控制 |
C.内阁职能的强化有效遏制了太监专权的势头 |
D.内阁职权的扩大超越了皇权限制范围 |
《二十四孝·江革负母》载:“汉江革……遭世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欲劫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母终,哀泣庐墓,寝不除服。后举孝廉,迁谏议大夫。”材料反映出江革“迁谏议大夫”主要是因为其()
A.为儒家弟子 | B.德才兼备 |
C.行为符合当时的选官标准 | D.荫袭父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