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遗传系谱中有甲 (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 判断甲病属于 染色体 (显/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 染色体 (显/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遵循 遗传定律。
(2) Ⅲ13的基因型为 ,Ⅱ6的基因型为 ,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
(3) 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与上述中的甲病相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该患者为男孩的概率是 。
下列A、B、C 3张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⑵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
⑷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_
⑸图C表示了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1)ATP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作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植物体内ADP转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作用。ATP中________________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2)ATP和ADP之间的转化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A、如右图,为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答:
(1)该图是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它是
的主要场所,从结构上看,它具有此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1是;2是;
4是。
B、右图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1234
(2)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主要有和两大类,它们分布在。
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是基因工程的产物,基因工程的操作一般经历四个步骤: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若该生态系统中生物还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E种群的能量为5. 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kJ。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的部分。
(5)由于稻田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丰富度的研究时,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6)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恶化。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甲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乙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a线段表示(静息、动作)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mV。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细胞体传向。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慢)。
(3)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
(4)若图乙中物质c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则物质c是,其作用的靶细胞是细胞。
(5)若图乙中物质e的靶器官是性腺,则物质d是。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受物质d的调节外,还受(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