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材料三:1987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并就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材料四:1992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请回答:
(1)上面材料中的四次会议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2)上面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是什么会议的内容?
(3)材料二反映的会议使中国进入什么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材料三:“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语录》
(1)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4)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了次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此访不仅得到了英方的高度重视和超高规格礼遇,还引发了海外媒体及网民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全球通史》
(1)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该事件对英国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17、18世纪英国发生了在世界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哪两次革命?这两次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有何共同之处?在相继打败了海上强国后,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世界上号称什么?
材料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地时间20日中午在伦敦皇家骑兵检阅场举行隆重仪式,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
(3)当今的英国女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实际上她仅出席一些象征性的社会礼仪活动,没有实权,这是因为她的权利受到哪一文献的限制?该文献的颁布有何意义?根据该文献规定,实权属于在哪一机构?
材料四:历史是现实的源头。近代以后,中国饱受战乱动荡,历经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磨难。
——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的演讲
(4)中国近代史始于何时哪一事件?除此事件,在中国历经的磨难中,举两例有英国参与或发动的战争。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从英国发展史中能得出哪些有益的启示?

识图题

图一图二图三
(1)请指出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人物领导了哪场战争?战后他担任了什么职务?战争扫除了什么障碍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图二人物挽救了法国大革命的危局,是法国的骄傲。他的一生成于战争,也败于战争。请问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大革命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有力的推动了形势发展?他的战争有何进步意义?
(4)图三人物是哪一重大事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重要贡献是什么?这一贡献对时代的发展有何影响?
(5)从以上人物的伟大建树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请以其中的一位为例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记述的是哪一场战争?
(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

阅读下列二个材料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请你说说鸦片输入的危害?
(2)“本大臣”指的是谁?你如何评价虎门硝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