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 )
| A.天人合一 |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C.民贵君轻 |
|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小华在研究欧洲常用文字时发现,他们古代的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单字特别多,而且划分很细致;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单字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绝 |
|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少690万公顷,只及其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 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
|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
| 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
“新经济政策一实行,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是指
|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我调节 | B.宏观调控和计划相结合 |
|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 D.实行粮食税制度 |
200
6年,美国《思想之林》杂志评选了“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意大利以头名入选,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入选依据不应包括
| A.这里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之地 |
| B.15世纪航海家们从这里出发,发现了新大陆 |
| C.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运动改变了世界 |
| D.在法律、文化、宗教等领域,古代罗马创造了现在的“西方社会” |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企业出售给个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提高利率等。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 |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
|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