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座山的一段斜坡 BD的长度为600米,且这段斜坡的坡度 i=1:3(沿斜坡从 B到 D时,其升高的高度与水平前进的距离之比).已知在地面 B处测得山顶 A的仰角为33°,在斜坡 D处测得山顶 A的仰角为45°.求山顶 A到地面 BC的高度 AC是多少米?(结果用含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和根式表示即可)
如图,已知 A(6,0), B(8,5),将线段 OA平移至 CB,点 D在 x轴正半轴上(不与点 A重合),连接 OC, AB, CD, BD.
(1)求对角线 AC的长;
(2)设点 D的坐标为( x,0),△ ODC与△ ABD的面积分别记为 S 1, S 2.设 S= S 1﹣ S 2,写出 S关于 x的函数解析式,并探究是否存在点 D使 S与△ DBC的面积相等?如果存在,用坐标形式写出点 D的位置;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下表是随机抽取的某公司部分员工的月收入资料.
月收入/元 |
45000 |
18000 |
10000 |
5500 |
5000 |
3400 |
3000 |
2000 |
人数 |
1 |
1 |
1 |
3 |
6 |
1 |
11 |
2 |
(1)请计算以上样本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甲乙两人分别用样本平均数和中位数来估计推断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请你写出甲乙两人的推断结论;
(3)指出谁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并说出另一个人的推断依据不能真实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的原因.
如图,已知 A、 F、 C、 D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AF= CD, AB∥ DE,且 AB= DE.
(1)求证:△ ABC≌△ DEF;
(2)若 EF=3, DE=4,∠ DEF=90°,请直接写出使四边形 EFBC为菱形时 AF的长度.
(1)【操作发现】
如图1,将△ ABC绕点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 ADE,连接 BD,则∠ ABD= 度.
(2)【类比探究】
如图2,在等边三角形 ABC内任取一点 P,连接 PA, PB, PC,求证:以 PA, PB, PC的长为三边必能组成三角形.
(3)【解决问题】
如图3,在边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 ABC内有一点 P,∠ APC=90°,∠ BPC=120°,求△ APC的面积.
(4)【拓展应用】
如图4是 A, B, C三个村子位置的平面图,经测量 AC=4, BC=5,∠ ACB=30°, P为△ ABC内的一个动点,连接 PA, PB, PC.求 PA+ PB+ PC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