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
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
此事本质反映了(  )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
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
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
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中国之资本家,或为大商人,或为大地主,惟于此两者之外,有一外国所未能
见之资本家在焉,盖即官吏也。”造成中国“官吏资本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官僚得风气之先,率先投资于近代工业
B.辛亥革命后,“工商立国”观念深入人心
C.受“实业救国”影响,大批官吏投资设厂
D.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囊括主要工业部门

下列图片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
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是外国人,收入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