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签: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 蒋中正
请回答:
(1)文中“陪都”是指哪座城市?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蒋介石为何电邀毛泽东到陪都谈判?
材料二: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
|
国民党 |
共产党 |
拥有军队 |
430万人 |
130万人 |
武器装备 |
接收100万日军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
基本上是步枪 |
拥有人口 |
3亿多 |
1亿多 |
拥有地区 |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
材料三: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
请回答:
(3)结合材料二,分析人民解放战争有哪些不利条件?为什么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能够打败蒋介石?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有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说:“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我的权利是神授予的。”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从经历了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但和平交往井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这场变革首先在哪里兴起?这场变革中出现了什么新思潮?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詹姆士一世的主张是什么?这导致了英国历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爆发?
(3)材料三出自什么重要文献?这部文献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
(4)根据材料四,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各写出一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9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今天我们青年学生应宏扬五四精神哪些内容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2)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在哪一年?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时的场景?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图二反映的是19世纪末期哪次侵华战争以后中国出现的局势?
(3)图三是哪次侵华战争后的场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重大变化?
(4)从近代以来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不平等条约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历史条件。
(3)材料三中“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是指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