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请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主题,在新中国建立75周年历程中,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外交策略、民族关系、祖国统一、科技文化等角度任选其二,确立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顺;摘抄示例不得分)

答题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论述: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邢州窑与越州窑是唐朝南北诸窑的代表窑,出产的瓷器质量不相上下。茶圣陆羽按照瓷色与茶色是否相配来定各窑优劣,说邢瓷白,盛茶呈红色,越瓷青,盛茶呈绿色。唐三彩是有名的陶器。所谓三彩,即在无色釉的白底胎上用铅黄、绿、青等色画成花纹,烧制成陶器。因是唐朝创制,故称唐三彩。

--选自《全彩中国史》
材料三:唐太宗统治时期"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资治通鉴》)。唐帝国最盛时,东到朝鲜半岛,西到新疆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北到贝加尔湖,南到今越南中部。不仅超出了隋朝,也超过了汉代。唐帝国疆域最盛时面积约在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左右,与之同时的大食帝国的面积约为一千万平方公里。
--选自《盛唐气象》
材料四: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的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学习知识。学成后的留学人员一批一批第返回日本,在日本全面推行以唐朝为样本的改革,建设"律令制"国家,大起唐式伽蓝,以位于今日奈良的平城京和位于京都的平安京为代表,八、九世纪的日本简直就是唐朝的翻版。
--选自《遣唐使与学问僧》
注释:①伽(qié)蓝:佛寺
(1)结合材料一写出唐太宗、唐玄宗在位时的年号。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方面的情况?
(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观看下面三幅照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注: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十月革命。之后苏俄政府同德国及其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俄国完全退出战争。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群众革命情绪高涨。1918年11月3日,德国基尔港水兵爆发起义,得到当地工人响应。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霍亨索伦王朝统治被推翻。11月11日,德国代表与盟军签订了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以上三幅照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
(3)以上图文介绍反映出革命对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在古罗马遗留给后世的诸多遗产中,罗马法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其影响逾千年而不衰。观看下面三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公元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增编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图二:罗马法庭由原告、被告、法官、律师等组成。诉讼程序主要有传唤、审判、上诉和判决。如果被告对下级法官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官提出上诉。
图三:528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将以往历届皇帝所颁布的法令删除矛盾和不合时宜的地方,按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名为《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典,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信息点三:信息点四:
(2)有人说:"罗马可谓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思想禁锢阻碍社会发展。阅读提示,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的自由竞放】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2)【封建时代的严苛禁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写出两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3)【近代西方的幡然觉醒】近代欧洲走出蒙昧源于14-16世纪及18世纪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举一位即可)。
(4)【近代中国的理性曙光】20世纪初,中国的有志之士在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残余。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前期的主要的阵地是什么,后期主要宣传什么思想?
(5)【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改革开放……有人说,"没有真理标准的讨论,就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简练概括一二。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学校要求各班出版一期有关法国历史的黑板报。下面是九(1)班黑板报的设计方案,请你协助完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