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化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早期建筑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要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在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逐渐繁荣起来……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将数以千计的人带到拥挤的城市与乡镇找工作。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级和移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棉纺业、面粉、造纸、印刷、航运等各类民族工业,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等城市逐步发展起来。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四   1949-2006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增长率变化图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
(2)概述材料二中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观察材料四柱状图,说出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并简述理由。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和谋求国际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探求经济振兴的奋斗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⑵20世纪70年代,在“乒乓外交”和第三世界推动下中国分别取得哪两项外交成就?
⑶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政府代表共同倡导的什么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请说出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
⑷“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 立异的。”
这段经典之词是 谁在什么场合说的?这段经典之词被提炼概括为 什么方针?
⑸在日本明治维新110年和中国康梁变法80年后,新中国也掀起一场追求国家富强,经济振兴的“维新运动”,这场运动是以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为标志的。这次会议简称什么?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简答题
⑴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什么?
⑵ 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哪三个部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⑶ 三大改造什么时间完成的?
⑷ 有哪些重大意义?

《走进新时代》歌曲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 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请回答:⑴按先后顺序说出歌曲中歌颂的领导人名字。
⑵歌词中“旗帜”指什么?这面旗帜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阅读材料: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 只有痛哭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 永不能忘 /
山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觞。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
请回答:⑴ 此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古代史上台湾曾被哪国侵占过?
民族英雄赶走侵略者,收复台湾。
⑶近代史上台湾曾经被哪国割占过?何时收回的?
⑷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⑸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方针?

请回答下列有关商鞅变化的问题:
(1)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为了更好地推行变法法令,人们都在流传着商鞅将任命一名能干的县令并派他到远离国都的地区。这件事可信吗?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4)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