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
1900年出版的《中国旬报》社论申明:“盖洪秀全与本国争权,口口口与外国争权,虽所争之事未尽合理,而争权之兆已隐伏于四百兆人之方寸间矣。”这里的口口口应为
A.洋务派 | B.强学会 |
C.义和团 | D.同盟会 |
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
A.学习先进科技 | B.涉及体制改革 |
C.增强海军实力 | D.开办近代教育 |
康有为认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主张“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其意图是
A.彻底否定“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观念 |
B.完善“中体西用”思想以维护传统体制 |
C.以“中西会通”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
D.以“中西会通”传播西方近代政治思想 |
以下言论属于郑观应的是
A.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
B.民间有能纠集公司,精心制造者,地方官……即应奏明国家,为之保护 |
C.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兴民德 |
D.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
美国人马士对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战事的评价为:“从那一天起,海上的优势就一直被日本占去了。”此战事发生的地点是下图中的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