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说,中国领导人能够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使中美关系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品味习副主席的讲话,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对外交流频繁。请问:汉朝对外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是什么?列举一位唐朝时期为中外友好往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开辟新航路相比,目的有何不同?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外国势力侵入的新形势,试举一例说明。
(3)请列举一个20世纪40年代中美合作的事例。依据材料回答,建立良好中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是谁?
(2)请举一例来说明“唐蕃和同为一家”。
(3)如图中回族的形成体现了元朝民族融合的趋势,当时还有哪些现象反映这种趋势? 试举一例。
(4)清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今天的新疆和西藏地区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当地事务?
新疆:
西藏: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充分实现各民族的自由平等和发展进步,增进各民族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话。
历史表明:科学决策并适时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
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发生改革,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请写出两场改革的名称。
(2)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也有三次重大改革,分别是:20年代初期的苏俄、3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回答:
①20年代初期的苏俄改革的名称是
②30年代的美国改革的主要特征是
③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改革在农村展开的主要形式是
(3)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历程中,中国大胆创新,及时调整政策,走出了既与世界相联系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国外称之为“中国模式”,结合下表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就的认识或体会。
如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
如图,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是100年中在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的引领下,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为什么这么说?
(3)图三人物的理论为什么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这三位伟人具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3)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中的“黑暗”指的是什么?(2分)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有学者评论俄国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这位学者评说的是列宁新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