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 ;手指放在蜡烛 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5.30 |
23.02 |
25.60 |
28.50 |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5.30 |
23.15 |
25.60 |
28.50 |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a. 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
小明同学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路如图12—1所示.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换成10Ω时,他下一步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
图12—1
A、只需将电池数增加一倍
B、只需将电池数减半
C、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D、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实验课上,老师给出的器材如下图所示.图3—4
(1)要求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请你用线连接实物,并画出电路图.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应滑到_____端.
(3)想使小灯泡变亮,滑片应向_____端滑动,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
如下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当某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开始实习电压表和电流表出现如图所示情形
为:①:②
(3)下面是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时的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
1 |
2 |
3 |
电压U(伏) |
3.2 |
4.8 |
6.4 |
电流I(安) |
0.5 |
0.75 |
1.00 |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某同学利用图14-3-12所示的装置研究磁与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总结出初步结论。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比较乙、丙两图可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回顾:
(1)如图10-4是对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_________℃;DE段物质温度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________热过程。(2)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的煤油和
_________的水,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煤油和水,并
利用温度计测量它们温度的变化情况,发现_________温度升
高得快,从而引入了比热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