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
| B.外国资产阶级剥削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
| 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
|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
“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
|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
|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
|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 A.工场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 C.官营手工业 | D.民营手工业 |
雨果曾
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
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
哪一理想?()
下列不属于工业革命影响的是()
| A.英国实行议会改革 |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 C.中国等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 D.英国通过“不流血政变”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
乌托邦,本是英国学者莫尔所著《乌托邦》的书名。他把所想象的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叫做“乌托邦”,意思是没有的地方。后来乌托邦是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也泛指不能实现的计划、愿望。有种理论叫乌托邦社会主义,下列关于这一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 A.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
| 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
| C.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 D.这一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指出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