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走过的岁月,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党和政府为了向工业化迈进,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通过这一举措的落实新中国取得了怎样的重要成就?(4分)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2)据材料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党曾错误地发动了哪两场运动?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是在哪一年的哪一次会议上?(4分)
材料三: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和1985年度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
(4)邓小平被《时代》周刊两度选为世界风云人物,有哪些原因?
(5)怎样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常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开始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琉球群岛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军在冲绳建有120多处军事基地。美国在制定对日政策时,将琉球置于自己托管之下。1953年,美国琉球政府发布"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非法划入琉球托管区域。尼克松时代美国在亚太地区实行战略收缩,1971年6月美日签署协议,擅自把琉球和钓鱼岛的"施政权"交予日本。美国无视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引起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对。
-据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等整编
材料二 2012年8月23日,美国再次作出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的表态。"美国之音"援引专家的观点称,钓鱼岛争端"不可避免地从中日领土纠纷变成一种美中抗衡"。《纽约时报》则把局势形容为"中日美钓鱼岛三国演义"。
-摘编自2012年8月24日《环球时报》
请回答:
(1)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它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被日本割占的?
(2)在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了谅解和共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日"大局"具体指
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说明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一直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
(4)对钓鱼岛问题,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民族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
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3月,左宗棠移驻肃州(今酒泉),督率220营大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理形势,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指挥清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大部分地区。......1877年春,清军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军队。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朝在边疆地区管理方式上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特殊的政治制度?
(4)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人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纺织业发达的城市:会稽
B.南朝都城建康
(2)仔细观察上图,据图指出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C"。
(1)1929一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
(2)这次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大量工人失业。
(3)罗斯福推行新政时的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处于危机阶段的最低谷。
(4)罗斯福政府对工业等经济领域进行全面的干预。
(5)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复苏,缓和了社会矛盾。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美国迅速崛起,对世界发展和国际关系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阅读下列材料:
【发展之路】
材料一现代美国是开始于内战(1861-1865年),结束于美国--西班牙战争(1898年)的这四十年关键时期兴起的。这个重新塑造了国家生活方方面面的关键时期,于1890年代到了顶峰。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以上材料选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调整之路】
材料三 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新政"时说: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发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贷货币,开办航运。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争霸之路】
材料四见图
材料五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1933年美国强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谈话节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内战对"现代美国"的兴起有什么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美国从此跨入了什么时代?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政"有何特点?"新政"的实施给美国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4)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美国的发展历程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