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隋朝时,为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开凿了以_______为中心的大运河;元朝时,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了两段新运河连接大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达_______。
1895年签订的中日《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据1919年《   》的规定,德国必须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则宣称遵守各国在中国“   ”、“机会均等”的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隋朝的灭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美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陈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 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美国》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争?它们分别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
(2)美国充分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请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的两项重大发明。(2分)
(3)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4)在活动总结会上,陈明同学准备作《美国崛起的启示》的发言,请你为他拟一个发言提纲。(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有英国、西班牙、法国、加拿大、巴西、意大利、奥地利、日本、韩国等众多国家。
材料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贫富分化的速度仍在加快,世界三大富豪的财富目前已超过35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或相当于全球6亿居民的收入总和。然而,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
材料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四: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结合材料三,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四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观察组图回答问题:

(1)图一会议宣告了什么?图二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 (2分)
(2)图三会议后,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使我国农业得到很大发展? (2分)
(3)以上哪两次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起了重大转折作用?请解释这两次“转折”作用。(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让人疑惑的国度】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独领风骚两千年,日本通过虚心学习和吸收中华灿烂文化,迅速从中国周边落后国家的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东亚地区强国;在近代,“大英帝国”独领风骚三百年,日本通过虚心学习和吸收欧洲先进文明,又从亚洲落后的封建国家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跻身于白人列强行列,而一旦国力增强,便毫不犹豫地每隔数年至多不超过十数年就对亚洲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进行一次外交讹诈,甚至不惜挑战昔日的先生而先后与德国、英美一决雌雄。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学说知识,概括说说材料一中所述日本两次通过“虚心学习”分别使日本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2)试用19世纪末的史实加以说明材料一所述日本“一旦国力增强,便毫不犹豫地每隔数年至多不超过十数年就对亚洲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进行一次外交讹诈”。材料一中所述“与德国、英美一决雌雄”分别是在哪次战争中?
【令人迷茫的历史】
材料二 当这个新兴的大国遵循欧洲大国均势原则的时候,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二所述“新兴的大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是在什么时候?用20世纪以来的史实,说明该国“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
【发人深思的话语】
(4)“大道行思,取之行远”,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大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你认为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并在大国历程中“行得稳而远”,我们应当从上述两个国家的历史中吸取怎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拟收复河湟(1874年,左宗棠平定甘肃河湟地区人民反清起义)后,即乞病还湘。今既有此变,西顾(向西边看过去)正殷(繁忙),断难遽(着急)萌(产生)退志,当与此虏周旋。”
——左宗棠致湘军将领刘锦棠的信
材料二 “China can not miss Shandong as same as the we stworld can not miss Jerusalem(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费加罗邮报》引用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名言
材料三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与此虏周旋”的结果如何?
(2)据材料二,说说巴黎和会对顾维钧的外交诉求作出怎样的决议?
(3)材料三所述要收回的是哪个地方?
(4)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对待哪一问题上具有着坚定的意志与决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