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2012年11月29日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新任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材料2.在29日的讲话中,习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1)时政背景材料1中的“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
(2)材料2中的“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3) 为了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实干兴邦”?
【情系家乡 建设小康】
材料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 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形 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材料二:今年2月4日在滨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崔洪刚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负重奋进,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但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解决新困难、新问题的能力水平不高;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生态环境压力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政府依法行政仍有不足,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营商环境亟待优化等等。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请你为我市加快全面建成设小康社会步伐,出谋划策。
(2)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些什么?
【学法知法 守法用法】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路线图。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的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权不可任性"。
阅读上述时事材料,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必须弘扬宪法精神?
(2)材料二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哪些观点或道理。
材料 |
体现的观点或道理 |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
(1) |
《寸步难行》。![]() |
(3) |
一年来,我国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联合57个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与金砖国家一道在上海成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援助非洲人民战胜埃博拉病毒;支援尼泊尔人民抗震救灾;…… |
(4) |
【明理践行 健康成长】
今年四月,由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组织的2015年"滨州好少年"评选结果揭 晓,六年级学生范宪娜榜上有名。范宪娜,今年13岁,2012年父亲在工地不幸坠亡, 母亲丢下10岁的她和3岁的弟弟另嫁他人,爷爷奶奶年老多病。她为了帮助爷爷奶奶撑起这个家,在勤奋学习之外,回到家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帮爷爷奶奶干家务活,星期天打零工拾棉花补贴家用。生活的压力没有压垮这位13岁的女孩,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经常帮助班里的同学。
(1)范宪娜身上体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良好品质?(只要答对两点即可)
(2)我们向范宪娜学习,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只要答对三点即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说,最近 10 年,我国失去90万个村落,其中很多是古村落,令人忧心。位于广州北部的某村是一个有 800 年历史的古村落,是一部岭南文化的活化石。该村的代表性建筑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保护大奖。但是,由于当地干部群众对古村落的价值认识不够,加上资金短缺,古村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人为破坏和旅游无序开发的冲击,近五成的房屋倒塌,且布满了青藤和杂草。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保护好古村落,让子孙后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从弘扬中华文化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保护好古村落。
(2)你认为当地政府在保护古村落问题上应怎样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