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既烙下了中国近代屈辱的标志,也谱写了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英勇篇章。
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三: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响彻云霄。
材料四: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
(1)在材料一中,雨果强烈谴责了“两个强盗”的什么暴行?
(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哪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爱国运动?
(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5)看完以上四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制度更新、科技进步和政策调整,都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纵览世界巨变】
材料一: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制度保证。
——《大国崛起•英国》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2)19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都废除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名称 |
废除旧制度 |
领导人 |
共同影响 |
1861年改革 |
亚历山大二世 |
||
明治维新 |
明治天皇 |
【横观各国调整】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等通过政策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四: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3)材料三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写出该措施的内容。
【探究发展真谛】
(5)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1月10日以来,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地区,有33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2013年3月29日北京下军令状,限三年治理大气污染。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摘要
(1) 根据材料一判断人类环境恶化大致应开始于什么时期?材料一中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你认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分)
(3)材料二中北京下决心治理大气污染,请你给北京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4)根据材料三: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读图及相应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粗大林立的烟囱,喷出浓浓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 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材料一的景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厂房的轰鸣”是哪一动力机广泛应用的结果?
国家:动力:
材料二:对于人类历史来说,那些不朽的名字和著作发出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颠覆了君王的绝对权力,告诉人们自由和平等的价值。
——《大国崛起》
(2)材料二体现了欧洲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举出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运动:
代表:
材料三:当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前往康科德搜夺那里的秘密军需库时,战斗开始了。正是在这次战斗中,有人在莱克星顿草坪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枪声”。
——《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的“枪声”是哪一战争开始的标志?写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战争:
转折:
(4)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同一时期的不同领域,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作用:
名人名言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智慧的结晶,请列举与下列名言相对应的名人。
(1)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
18世纪至19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系列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请回答:
(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举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各一例。
(3)两次工业革命有何相同影响?据此,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