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
时间
粮食
棉花


原油
1952年
163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亿吨
44万吨
1956年
192亿吨
1445万吨
447万吨
110亿吨
116万吨

 
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符合的是                         (  )
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B.农村正在进行土地包产到户改革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人民日报》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B.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中国民族工业,则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应该是( )。

矛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咋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一天天不值钱了,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天贵起来。”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