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A.

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B.

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

C.

重视争夺非洲市场

D.

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

19世纪60年代,英语逐渐取代荷兰语,成为日本知识分子使用的主要西方语言。1867年后,日本对词典的编纂渐趋重视,出版了大批高质量的英日、法日、俄日、德日等词典。这表明,日本向西方的学习

A.

以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

B.

以外语学习为重要内容

C.

受到了欧洲列强的牵制

D.

着眼于吸收各国的长处

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

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B.

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C.

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

D.

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据古罗马驶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三名罗马使者被派去雅典以熟悉其制度和风俗,并了解其他希腊城邦的法律。他们抄录了"梭伦法",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一记载反映了

A.

希腊各城邦文化的优越

B.

罗马法的包容特征

C.

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D.

十二铜表法的来源

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

A.

调整进口商品结构

B.

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C.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D.

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