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某同学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不正确或没有必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即可)
A.正确安装好实验仪器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低压直流输出端
C.实验中,释放纸带前用夹子夹住纸带不上下移动,且保证纸带竖直
D.为了使打出来的第一个点清晰,应该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开关
(2)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若实验选用的重物质量为100g,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下的连续计时点A、B、C、D到O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重物从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减少 J,重物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 m/s,其动能的增加为_________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用游标上刻有2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一个工件的直径,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由于遮挡,只能看游标的后半部分,则工件的直径为cm。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要顺利完成该实验,则:
(1)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填M≈m、M≥m或M≤m)。
(3)在保持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对实验得到的一系列纸带进行处理,测得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如下表:(钩码质量m=30g)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a(m·s-2) |
1.51 |
1.23 |
1.00 |
0.86 |
0.75 |
0.67 |
M (kg)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1/M(kg-1) |
5.00 |
4.00 |
3.33 |
2.86 |
2.50 |
2.22 |
为了寻求a 与M间的定量关系,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示的直角坐标系中选取合适的横坐标及标度,并作出相应的图线。
如图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A点,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
(1)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
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
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
D.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2)图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拉力F图线如右图,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答: .
(3)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4)如果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A.加速度a与质量m成正比 B.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C.质量m与加速度a成反比 D.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
(5)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 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
一课外小组同学想要测量一个电源(电动势E约为6.2V,内阻r约为2.2Ω)的电动势及内阻。准备的器材有:电流表A1(0-200mA,内阻是12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Ω),定值电阻R0=6.0Ω,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
(1)请在方框中画出设计电路图。
(2)若记录实验中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A1示数的倒数,得到多组数据后描点作出R-
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