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做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
|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
|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20世纪30年代,民族企业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因爱国运动之激昂……注重产品质量,讲究信誉,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 这一时期,该厂发展的原因有()
①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②政府支持 ③列强放松侵略④企业经营有道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这表明洋务运动()
| A.没有实现富国强兵 |
| B.局限于创办军事工业 |
| C.深受顽固势力阻挠 |
| D.向西方学习毫无价值 |
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
|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
黄宗羲晚年为人撰写的碑铭传状和致友人书中赞誉康熙帝为“圣天子”,称清朝为“国朝”,并使用清朝年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统治得到汉族知识分子认可 |
| B.康熙帝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 |
| C.黄宗羲充分肯定君主专制制度 |
| D.清政府不再限制知识分子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