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曾说,国家疆域辽阔,事情繁多,皇帝要把各种政务与大臣们商量了处理才妥当,而不能对所有事情都独断专行。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完善科举制 | B.实行均田制 | C.在全国各地设立许多藩镇 | D.实行三省六部制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 A.民族关系 | B.所有制问题 |
| C.国家统一 |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 A.代议制确立、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
|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
| C.“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
|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 |
“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造成这种“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搞阶级斗争为主 | B.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
|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 D.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 |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能体现在下列哪篇文章中
| A.《论持久战》 | B.《井冈山的斗争》 |
| C.《论联合政府》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