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同学做“测定小灯电功率”的实验,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为6伏,小灯泡标有“2.5V”,滑动变阻器有“5Ω 1A”“20Ω 2A”和“50Ω 2A”三种规格。
(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接到电路中。

(2)实验中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位置目的是为了                             
(3)他们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大于小灯的额定电压,小灯发光较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组同学经过讨论,调整实验器材继续实验,闭合电键后,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将滑片移动到中点时,小灯恰好正常发光,这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安, 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瓦,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  欧。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使用“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和标有“0.22A”字样的小灯泡,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小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4.5伏。该同学换上同规格的小灯泡后再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小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恰为最大阻值的一半。则:电源电压为伏;小灯炮的额定电压为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瓦;如果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在焦距为15厘米、25厘米或3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50厘米刻度处,如图所示。实验时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高度;为了方便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各种可能,根据题中条件,应选用焦距为厘米的凸透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不变,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应在光具座的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找到清晰的像后,继续保持蜡烛与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不变,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后,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不仅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而且能;如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探究;如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验证,如果量筒中液体的密度为ρ,实验结论成立,则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是F1F2
(用图示实验中测量值表示)。

某同学由电流的磁效应想到:“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他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的条件”。把铜棒AB、演示电流表和电键连成电路,闭合电键后,将铜棒AB在磁场中多次运动时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磁场方向
导体AB的运动方向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1
上N下S
向右运动
向左偏转
2
上N下S
向左运动
向右偏转
3
上N下S
向上运动
不偏转
4
上S下N
向下运动
不偏转

分析表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
①实验中,通过观察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②闭合电路,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的条件是:

某同学用矿泉水瓶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沙子,用力快速晃动瓶子约五分钟后,沙子变热,这是通过的方式使沙子内能增加的。
②在瓶中装满水,盖紧瓶盖,瓶子底部钻个小孔,水不会从小孔中流出,其原因是水受到作用。
③装有水的瓶子可以扔出很远,如果瓶子的初速度不变,空瓶却因为扔出去很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