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探索、奋斗的伟大追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有的人希望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华丽的舞台,有人渴望平凡的稳定……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更充分的政治参与、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祖国……这些平凡的梦想汇聚起来,便是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
阅读材料,写出你的人生梦想,并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实践的观点谈谈如何实现这一梦想。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国内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携程旅行网发布《2014年旅游者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国民旅游意愿强烈,超过99%的被调查者将进行旅游消费,约半数(51%)选择出游3次或以上;95%的消费者会增加旅游预算或保持不变,三分之一计划支出一万元以上。
材料二、10月12日央视13套《共同关注》节目用暗访的方式大篇幅曝光海南万宁首创奥特莱斯涉嫌联手旅行社购物欺诈游客行为。节目用非正常拍摄手法,揭露了奥特莱斯珠宝城如何低价购进珠宝,又如何高价卖给游客,而奥特莱斯和游客之间的牵线人——旅行社导游则通过“拉客”购物赚取惊人的高额回扣。同时,节目还曝光了专门的导游沙龙机构如何向导游们传授引诱游客购物上当受骗的伎俩和“秘笈”。
材料三:国庆黄金周《旅游法》将实施。如何确保游客在国庆长假期间能够享受到美好的旅游体验?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陈铁军日前在作客访谈节目《问政》时强调,旅游部门要切实抓好假日旅游管理,尤其要重点查处“零负团费”、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居民旅游意愿强烈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出现的问题,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提高居民外出旅游时的幸福指数?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政府部门如何规范旅游市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
材料一:在近20年大多数年份里,我国平均能源消费量占全球能源消耗增量的一半左右。与快速经济增长相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我国现阶段能耗具有刚性增长的特点。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6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并提出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以应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重视能源安全的意义。(12)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重视能源安全的原因?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2)分析材料二,让“文物、遗产、文字”活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创新意识的哪些观点?
(3)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某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明”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材料一: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为今后几年改革开好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
材料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保护主义、违法实行优惠政策、垄断经营等情况依然存在;市场主体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价、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尚未根除……,只有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建立良好市场秩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其中法治建设无疑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推动力。
(1)从“生产与经济制度”和“市场配置资源”两个角度,分析材料一中我国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的依据。
(2)依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应怎样推动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过往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如今作为国家行为体的企业、个人等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主体。“凡我在处,便是中国”。作为公民要有民族自信,在行为中践行爱国等正能量,提高自身素质,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承担自身的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民族复兴的实现。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三,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能为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做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