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进行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右图所示。
(1)由③到④的育种原理是 。
(2)由③经⑤×⑥过程形成的植株⑧是 倍体,此过程涉及到的育种方式为 ,植株⑧是 (可育的/不可育的),原因是 。
(3)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4)由⑦到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有 。
(5)单倍体育种的过程是 (用符号表示),它利用的原理是 ,
它的优点是 。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表1 培养基的组成
液体培 养基 |
蛋白胨 |
牛肉膏 |
氯苯 |
氯化钠 |
硝酸铵 |
无机盐 (无碳) |
蒸馏水 |
Ⅰ号 |
10 g |
5 g |
5 mg |
5 g |
- |
- |
1 L |
Ⅱ号 |
- |
- |
50 mg |
5 g |
3 g |
适量 |
1 L |
Ⅲ号 |
- |
- |
20~80 mg |
5 g |
3 g |
适量 |
1 L |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培养基和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填“消毒”或“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进行清洗和;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培养基种类和计数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某中学杨老师自制大蒜提取液,希望这种简便、经济的提取液能够高效地杀灭餐具上的细菌,杨老师完成了下面的探究实验:
(1)制作提取液:杨老师将大蒜榨汁后制成提取液,具体做法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表中的括号内填出1#提取液应加入的冷开水量:
大蒜提取液编号 |
1# |
2# |
大蒜(g) |
350 |
350 |
冷开水(mL) |
( ) |
880 |
无色食醋(mL) |
/ |
20 |
制备量 |
1 000 mL |
1 000 mL |
(2)使用方法:将餐具浸泡在提取液中10 min后取出冲洗。
(3)样品抽取:将经过处理的滤纸贴在餐具表面1 min,然后将滤纸放到50 mL无菌水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再取1 mL原液加入mL无菌水中摇匀制成10倍稀释液。
(4)分离及培养:用法分离细菌。分别取1 mL原液和10倍稀释液,分别加到伊红-美蓝培养基中,用灭菌、消毒后的(用具),将原液和10倍稀释液均匀涂布到整个平板上。每个浓度各做三个培养皿,其目的是。
本实验另设1 mL无菌水涂布在未接种的培养皿上为空白对照,原因是排除。
最后在37 ℃下培养48 h。
(5)观察记录:设计1#提取液实验组的观察记录表。
(6)结果分析:统计数据,得到消毒前后的菌落总数变化(单位:cfu/cm2,每平方厘米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
编号 |
条件 |
总份数 |
<1 |
1~10 |
10~102 |
102~103 |
103~104 |
>104 |
1#提 取液 |
消毒前 |
30 |
0 |
0 |
0 |
3 |
18 |
9 |
消毒后 |
30 |
14 |
12 |
4 |
0 |
0 |
0 |
|
2#提 取液 |
消毒前 |
33 |
2 |
0 |
0 |
3 |
12 |
16 |
消毒后 |
33 |
19 |
10 |
4 |
0 |
0 |
0 |
根据消毒前后的数据可知:。
2#提取液效果高于1#,分析可能的原因:。
请你给杨老师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常见的酿酒酵母菌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自然界中一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对酒精的耐受能力较差。下面是利用木糖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酒酵母菌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瓶中的液体经适当稀释后,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从存活的酵母菌提取DNA,并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一种穿梭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在酿酒酵母菌中表达的质粒)上。该质粒具有两种标记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尿嘧啶合成酶基因。大肠杆菌被该质粒转化后,应接种于含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将质粒导入酵母菌时,由于氨苄青霉素不能抑制酵母菌繁殖,应选择缺乏能力的酿酒酵母菌作为受体菌。从细胞结构看,酵母菌不同于大肠杆菌的主要特点是。
(4)对转基因酿酒酵母菌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将转基因酿酒酵母菌接种在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最初培养基中的糖被快速消耗,随着发酵继续进行,转基因酿酒酵母菌能够,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二口恶英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强,降解难。某种白腐真菌能利用二口恶英中的碳元素作为碳源。为了降解废水中的二口恶英,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能降解利用二口恶英的白腐真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⑧为筛选出的目的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⑤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作为唯一碳源,如果要测定②中活菌数量,常采用法。
(2)④、⑥为对照组,⑤为实验组,④、⑥中加入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培养真菌的培养基)。若⑥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若④中的菌落数目明显(填“多于”或“少于”)⑤,说明⑤已经筛选出一些菌落。
(3)在提取白腐真菌细胞内的分解酶时,通常先将菌株细胞制取粗酶液,再进一步获得相应的酶;从中分离提取的酶通常需要检测,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产成本,可利用技术使白腐真菌重复利用。
(4)提取白腐真菌细胞内的蛋白质过程中,为了保证蛋白质不变性,需要对样品进行洗脱,措施一般是需要加入;在装填凝胶柱时,如果有存在,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该真菌可以产生某种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的芳香化合物,适于采用法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