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某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说:“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据此判断,这位总统主张( )
A.彻底地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 B.市场调节与无限的国家干预相结合 |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 D.市场调节与有限的国家干预相结合 |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 D.民贵君轻 |
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由此推断清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
A.1842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
英国“1855年—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中,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地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
A.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 |
B.是中国传统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根本保证 |
C.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 |
D.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体现了公平竞争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