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 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 D.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
《唐六典》卷一《三公》中曾提到“太尉一人,正一品。司徒一人,正一品。司空一人,正一品。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由此可知
①隋唐时期仍有“三公”,而且级别很高
②隋唐时期的“三公”实际上是荣誉职务
③隋唐“三公”没有僚属,没有办事机构
④皇帝利用自己的身边亲信来分割“三公”的权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
“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753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1958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
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 |
B.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 |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 |
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 |
1926年斯大林在某报告中称: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
A.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做法 |
B.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
C.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
D.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
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
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
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 |
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