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1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②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
锂 |
X |
Y |
失去第一个电子 |
519 |
502 |
580 |
失去第二个电子 |
7296 |
4570 |
1820 |
失去第三个电子 |
11799 |
6920 |
2750 |
失去第四个电子 |
|
9550 |
11600 |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②表中的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用字母序号填写)元素,这种元素和j形成的化合物中若存在共价键,则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这种物质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③Y在周期表中是 族的元素。
④在以上13种元素中, (用字母序号填写)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将18.0 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实验操作如下,请并填写有关空格:
①用取mL的18.0 mol·L-1的浓硫酸;
②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的烧杯中;
③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⑥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至;
⑦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⑧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网
请回答:
⑴若量取浓硫酸时没有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器,浓度将(填写“偏大”、“偏小”或“不变”)
⑵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浓度将(填写“偏大”、“偏小”或“不变”)
右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教材中的实验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热左边大试管前要向其中加入,其作用是;
⑵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
⑶烧杯中还要盛有的物质是。
某无色溶液X,由Na+、Ag+、Ba2+、Al3+、[Al(OH)4]--、 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合,取溶液进行如下连续试验:(填化学用语)1)气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气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2)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反应方程式: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②形成白色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白色沉淀乙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炼金废水中含有络离子[Au(CN)2]+,其电离出的CN—有毒,CN-与H+结合生成HCN时,其毒性更强。回答下列问题:
1)HCN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N溶液的pH_____7(填“< > =”)
2)与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相似,[Au(CN)2]+也存在着两步电离,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这种废水是在碱性条件下,NaClO将CN—氧化为碳酸根和氮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酸性条件下,ClO—也能氧化CN--,但实际处理废水时却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
A、B、C、D、E、F是常见单质,其中A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和E元素在周期表中相邻。G、H、I、J、K、L是常见化合物,其中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H是黑色固体。以上物质相互间的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周期族。
(2)写出K的电子式。
(3)写出H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K与E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F的燃烧热为akJ/mol,L的燃烧热为bkJ/mol,试写出F生成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