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合作学习小组欲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NaOH、Ca(OH)2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OH溶解度(g)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Ca(OH)2溶解度(g)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
甲同学:只有CaCO3
乙同学:CaCO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的Ca(OH)2理由是 。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自己的猜想正确 |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振荡,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 。 |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
自己的猜想正确 |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
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2】
丙同学:NaOH,Na2CO3 丁同学:NaOH,Ca(OH)2 戊同学:NaOH
【表达与交流】
(1)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
(2)该小组同学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 。
(3)该小组同学立即变换方案,向溶液B中 。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2,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2正确。小强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为验证猜想3,选锌粒做试剂。若猜想3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验证猜想4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氯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在化学学习中有所体现。请分析题意,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实验一中“更高”的化学方程式;
(2)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同学们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填化学方程式),同学们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有CaCl2,小花认为废液中的溶质还可能含有(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 小红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
(2)小花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她选择紫色石蕊试液进行实验,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证明自己的猜想成立。
(3)小强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 __(填化学式)进行实验,也得到了与小花同样的结论。
[拓展与应用] 若想要处理废液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你选择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完成后过滤。
A.碳酸钙粉末 | B.氢氧化钠固体 |
C.熟石灰 | D.生石灰 |
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某同学将镁条放在热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同学们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成的气体进行了两种推测:推测一:该气体是氢气;推测二:该气体是氧气。请选择上述任意一种推测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2)反应后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
(3)请你对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这种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 热的Mg(OH) 2溶液与空气的CO2反应,生成盐,溶液褪色。
方案一:向热的Mg(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通入CO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查阅材料】硫酸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制定计划】阳阳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烧杯中慢慢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刚好变色;
娇娇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最后向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酚酞溶液。
【收集证据】阳阳同学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指示剂不考虑);
娇娇同学实验中观察到溶液一直呈现无色。
【交流评价】实验结束后,阳阳同学认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且所得溶液为中性;娇娇同学认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所得溶液为中性。
请评价阳阳同学和娇娇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谈谈你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