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Ⅰ、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Ⅱ、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
Ⅲ、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甲 乙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了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根据 知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或“﹦”)
(2)实验时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他用双面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长方体木块的上表面,用细线连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电动机。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当电动机以不同的转速工作时,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表面状况 |
压力/N |
摩擦力/N |
木块的速度/m/s |
1 |
木块------木板 |
2.0 |
0.6 |
0.1 |
2 |
同上 |
4.0 |
1.2 |
0.1 |
3 |
同上 |
4.0 |
1.2 |
0.2 |
4 |
木块-----砂纸 |
2.0 |
1.0 |
0.1 |
①分析3、4两次的实验记录, (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Ⅰ。
②分析 两次的实验记录,可初步验证猜想Ⅱ。
小明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及被举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锥子自由下落扎到旧书上,书上被扎出孔,如图所示.
(1)比较甲和乙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有关,应选择图中的 和 进行对比实验.
(3)小明设想了以下两种方案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你认为最佳的是( )
A.看出书上扎出孔的深度;B.数出被扎出孔的纸的页数.
如图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物质的内能 (变大、变小、不变)
(2)该物质在AB 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c2= .
在军事演习时,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兵兵在电视中观看后,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兵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B点自由滑下,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此时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②,兵兵增加了h的高度,但是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 的大小不变.仍让小球从B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和 (选填“OP1”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 (选填“越高”或“越低”),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大.
小明测量如图所示中甲、乙两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正确操作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绳重、摩擦和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不计):
滑轮组 |
物体重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N |
拉力F/N |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甲 |
3 |
0.1 |
2 |
0.2 |
75% |
乙 |
3 |
0.1 |
2 |
0.3 |
(1)甲图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
(2)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甲、乙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 .
(4)甲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是 N.
(5)若甲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从3N增加到5N,其机械效率将 (变大/不变/变小).
小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他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如图1所示,是她探究时的实验装置.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1)能够支持她的猜想的事实是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
B.油能把水炸黄,而水不能 |
C.油能漂在水面上 |
D.油比水难蒸发 |
(2)完成该实验还需要测量器材是 、 .
(3)在相同的时间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4)如果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图2中 (填a或b)是食用油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函数图象;
(5)实验时,小明看到了食用油先沸腾,他得出了食用油一定比水吸热升温快的结论,小明的这种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