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口岸在近代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对以上材料反映的史观,排列正确的是
A.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
B.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
C.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
D.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958年山东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如下表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人均产量 |
中国(1950年) |
美国(1950年) |
印度(1950年) |
钢产量 |
2.37Kg |
538.3Kg |
4Kg |
发电量 |
2.76Kwh |
2949Kwh |
10.9Kwh |
为改变上表中这种状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恢复国民经济
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三大热潮”,这三大热潮的共同点有( )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