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②,凫雁满回塘。
【注】①铎:马铃。②杜陵:长安城南,代指作者故乡长安。
(1)“明驿墙”中的“明”字,有的版本作“照”,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2)“凫雁满回塘”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之则行,舍之则哉,惟我与尔赴有夫!
译: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

2.

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
答:

文言文阅读(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6分),并回答问题(4分)。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子 曰 吾 非 此 之 问 也 徒 谓 以 子 之 所 能 而 加 以 之 学 问 岂 可 及 乎 子 路曰 南 山 有 竹 不 柔 自 直 斩 而 用 之 达 于 犀 革 以 此 言 之 何 学之 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节选自《孔子家语》)
2.文中“------------------- ”一句表现了子路轻视学习的毛病,而“------------------ ”一句则表明他接受了孔子的建议。(2分)
3.子路用------------------的方法,阐述理由推辞学习。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学问”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夜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六)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七)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下•二三)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无耻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B.孟子认为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就赶不上别人。
C.孟子认为如果及早知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力量,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D.孟子认为行事过程中处在两难的情况下要以知耻为行事标准,否则有损于义。

  (2)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孟子说的“人不可以无耻”中耻的对象是什么,请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