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1) K的表达式为:
(2) 该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
(3)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
(4)在830℃时,若起始浓度c(CO)为1mol·L—1,c(H2O)为1mol·L—1,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等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2B(g)4C(g)
H >0达到平衡时,c(A)="2mol/L," c(B)="7mol/L," c(C)=4mol/L。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B)的取值范围是;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加C的物质的量 B、加压C、升温 D、使用催化剂
(2)常温下,某纯碱(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 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盐酸时,溶液中
c(Ag+)(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5℃、1.01×105Pa时,氢硫酸饱和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氢硫酸溶液呈酸性,用方程式表示主要原因。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晶体,振荡后溶液的p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⑴ 在人体中进行Fe2+Fe3+的转化时,②中的Fe3+作剂;
⑵ “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 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剂,具有性。
⑶ 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西马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十余个省的山区的发病率也较高。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加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剂是,还原剂是,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自来水厂需对原水经过除去固体杂质和悬浮物、消毒、除去异味等一系列净化程序后才能使其成为生活、生产用水。说明在该过程中加入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目的及所利用的原理。
(1)明矾:化学式为,目的,
原理;
(2)臭氧:化学式为,目的,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