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
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
D.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
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华和同组同学利用体积相等的实心金属圆柱体甲、乙,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22所示的实验.
(1)分析①②两次实验的数据,可以发现圆柱体甲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圆柱体乙的密度.
(2)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填字母).
(3)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由此进一步推想,浮力大小与 力有关.
(6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使杠杆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如下图所示,则测量时,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小红在杠杆的一侧挂钩码,在杠杆的另一侧某一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住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4)下表是小红实验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析可以发现这次实验不妥之处。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1.5 |
10 |
3.0 |
5 |
2 |
1.0 |
20 |
2.0 |
10 |
3 |
1.0 |
30 |
2.0 |
15 |
(9分)小芳为了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恒定)。
(1)用笔画线将甲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阻R的I-U图象如图丙中a,分析图象中数据,电阻R的阻值为R=________Ω,可得结论:在____________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另一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小芳仅将实验中的电阻R拆下,换用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继续实验。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_______V,实验得到L的I-U图象如丙中的图线b,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1)如图甲,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_____________,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_______运动。下列用到类似科学推理方法的实验还有______(选填序号)。
①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②用细铁屑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如图乙,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A在相同木板上被撞得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越______。实验表明:当_________一定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若木块A两次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图a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加热。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在第4~8min的过程中,水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d)。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