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万能细胞”的诞生过程,图中OCT4、SOX2、NANOG和LIN28是在胚胎干细胞中能高度表达并决定其“全能性”的四个基因,将改造后的“万能细胞”植入小鼠身体上,植入的细胞长成了“肿瘤”,“肿瘤”中出现了神经、骨骼、肌肉等多种类型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又称ES细胞,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如果胚胎发育到了囊胚期,这时的____________
(2)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逆转录病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利用了逆转录病毒的______________特性。
(4)“万能细胞”经体外诱导分化,可以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这样培育的特殊细胞或器官移回病人体内与异体器官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说出一种胚胎干细胞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
(1)上述材料中 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谷氨酸的R基是。
(2)材料中的肽链如果发生水解,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断裂后共形成__________个氨基酸。
(3)该肽链中谷氨酸共有_________个。
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__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__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_值。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3)当外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8,而O2吸收量的相对
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4)储藏该植物器官的最佳氧气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据图回答:
(1)此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此细胞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期。
(3)此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被牵向两极。
(4)形成此细胞纺锤体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Ⅰ~Ⅴ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b是____________。
(2)物质a是____________,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
(3)过程Ⅴ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Ⅰ~Ⅴ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_______。
(5)写出Ⅰ、II两个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