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现有基因型为XBY和XBXb的果蝇交配,产生的众多子代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某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该只白眼果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环境因素引起。请你帮助设计遗传实验,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并以遗传图解的形式预期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0分)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2)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主要调节过程是(用图中字母与箭头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个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机制。
(3)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胰岛细胞分泌的和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平衡。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
(4)举一例说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
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
(1)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主要是 。
(2)B图中,若在e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
(3)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 功能。
(4)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浓度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说明:实验已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Ach浓度(mmol/mL) |
C处(ms) |
d处(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0.4 |
5.00 |
5.24 |
c、d处数据说明 。
(5)兴奋由c到d的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为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体液各组成部分(A、B、C、D)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C和D内的液体分别为 和 ;A和B液体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填结构)完成的。
(2)图2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图中的内环境是 (填标号);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氧气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 ;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 。
(3)内环境稳态是指
。
实验(每空1分,共10分)
(1)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或结构的检测,所选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填编号)
编号 |
待测物质或结构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① |
葡萄糖 |
甲基绿 |
绿色 |
② |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③ |
淀粉 |
斐林试剂 |
蓝色 |
④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⑤ |
DNA |
吡罗红 |
红色 |
⑥ |
线粒体 |
甲基绿 |
蓝绿色 |
⑦ |
叶绿体 |
健那绿 |
绿色 |
在检测上表中的蛋白质时,检测试剂的两种成分在使用时有先后之分,先加入的试剂是浓度为0.1g/ml
的溶液。
在检测上表中的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只有的检测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在检测上表中的DNA时,用到了盐酸,其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还可以使染色质中的和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2)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甘薯还原糖(mg/g) |
22.1 |
23.3 |
25.8 |
37.6 |
40.5 |
47.4 |
54.7 |
68.9 |
45.3 |
28.6 |
有观点认为: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因为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所以含还原糖。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依据上述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原理: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在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
第四步:。
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观点正确。
(共8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1)(每空2分,共4分)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那么,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那么,据此现象能推出什么结论?
(2)关于细胞器的界定,目前有不同种意见,其中之一认为:细胞器是细胞内膜与细胞质基质隔离的相对独立的结构。根据这种界定,下列哪种结构可以称为细胞器()
A.核糖体 | B.中心体 | C.细胞膜 | D.细胞核 |
(3)(每空1分,共3分)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填数字);图中③的作用是;图中④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