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有10分。)隋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是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识图填空:如下图,图一名称为 ,图二为唐朝时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 。
唐朝陶瓷业发达, 造型美观,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北宋兴起的 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唐朝诗人 写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北宋词人 写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从 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到 最后完成。
材料解析
材料一: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中国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选择,我们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习近平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柏林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摘录)
材料二: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期存在下去。……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节选)
材料三:中国日报网5月6日电 乌克兰政府调停警察特种部队前往西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萨以阻止反对派武装势力的向西蔓延。同一天,乌克兰亲俄反对派在东部城镇斯拉维扬斯克的激烈交火中击落一架政府军直升飞机。有分析认为,此次派兵显然表明基辅在镇压东部反对派势力的同时,还要竭力阻止内战范围的扩大。
材料四: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
------十八大报告(节选)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为协调英、日、美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什么条约?该条约的实质是什么?
(2)6月6日是诺曼底登陆纪念日,为什么说它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气氛骤然加剧,"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什么?怎样评价这种表现?
(5)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6)乌克兰危机挑动着大国的神经,你认为当今世界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是什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何影响?
材料解析
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材料三:在农奴制度下,俄国农民不仅担负着沉重的劳役地租,而且也丧失了大部分的人身自由。……在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农民状况进一步恶化。彼得一世不但从农民手中抽丁当兵,而且还让他们负担人头税。……在17世纪,当西欧诸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新月异的时候,俄国资本主义几乎还没有出世。
材料四: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了严重的收入减少;……然而复新并不仅仅要求改变道德观念,祖国要求行动起来。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节选)
材料五:新华社广州2013年12月11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采取多种措施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重视产业结构调整,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什么?商鞅变法践行了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
(2)戊戌变法是近代化的探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在哪方面进行了探索?它虽然失败了,但在高等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你认为是什么?
(3)从颁布法令到1866年,俄罗斯地区先后有2000多万农奴获得了解放,此举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4)为复新美国经济,避免法西斯化,罗斯福率领美国行动起来了,该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中国人民以勇气和智慧创办了经济特区,它的创办有何意义?我国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事件是什么?
(2)第二次转变是美国的崛起,试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
(3)"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5)你能从材料三中获得什么信息?
【民族追梦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
【碎梦】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