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
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广开言路,裁撤冗员,精简机构;……,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材料三:在农奴制度下,俄国农民不仅担负着沉重的劳役地租,而且也丧失了大部分的人身自由。……在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农民状况进一步恶化。彼得一世不但从农民手中抽丁当兵,而且还让他们负担人头税。……在17世纪,当西欧诸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新月异的时候,俄国资本主义几乎还没有出世。
材料四: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了严重的收入减少;……然而复新并不仅仅要求改变道德观念,祖国要求行动起来。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节选)
材料五:新华社广州2013年12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采取多种措施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重视产业结构调整,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什么?商鞅变法践行了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
(2)戊戌变法是近代化的探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在哪方面进行了探索?它虽然失败了,但在高等教育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你认为是什么?
(3)从颁布法令到1866年,俄罗斯地区先后有2000多万农奴获得了解放,此举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4)为复新美国经济,避免法西斯化,罗斯福率领美国行动起来了,该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中国人民以勇气和智慧创办了经济特区,它的创办有何意义?我国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在人类历史上,社会进步往往与改革相伴而生。
改革会动一些人的"奶酪"。战国时期,秦固的一次变法规定:废除贵族世袭制,贵族没有立军功者,剥夺其爵位。此举触动了贵族的利益。
(1)写出这次变法的名称。
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1898年9月,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被杀害酋宣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2)你认为谭嗣同的血有没有自流?请说明理由。
改革往往由问题倒遁两产生。20世纪30年代初,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继续奉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理念,造成美国经济持续恶化。为了让美国走出困境,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积极推行新政。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存在问题 |
新政措施 |
新政的特点 |
企业大幅削减工人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工人大量失业,有些地区失业率高速80%。 |
||
城市里应得救济的人只有25%获得某种形式的救助。 |
建立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骆宾王(619~约687),今浙江义乌人, "初唐四杰"之一,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作出了贡献……。晚年他目睹武则天废帝夺权、武氏势力横行无忌的种种恶行,写下了义正词严、气势磅礴的《讨武曌檄》。
(1)骆宾王经历了古代哪一清明统治时期?请从不同角度分析出现这一清明时期的主要原因。
(2)骆宾王生活的朝代,文学、艺术非常繁荣。请各举一例说明。
(3)撰写《讨武曌檄》体现了骆宾王具有怎样的品格?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 |
-- |
4250 |
100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材料一: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2)材料二反映出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与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某校开展"世界现代史三次会议及影响"研究学习活动。
【读图说史】
(1)读图1,指出这一会议的操纵国是哪三个国家?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哪一条约?
【中外关联】
图1所示会议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2)这一错误的抉择,引发了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理解学习】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加速了二战爆发。
(3)为什么说《慕尼黑协定》加速了二战爆发?
【论从史出】
史实 |
结论 |
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1945年2月,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美国罗斯福(资本主义)、英国丘吉尔(资本主义),在雅尔塔召开会议,这个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
(4)论从史出是一种学习方法。请你根据以上史实,指出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某校开展"话说孔子及儒家思想"专题学习活动。
【思想再现】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1)写出孔子在政治、思想的主张。
【求同存异】
秦朝、西汉的统治者对儒家思想采取的政策不同,但目的相同。
(2)填表
皇帝名称 |
对儒家学说的政策 |
共同目的 |
秦始皇 |
焚书坑儒 |
② |
汉武帝 |
① |
【联系乡土】
明代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孔子的思想受到猛烈冲击(下图)。
(3)写出该图明末思想家(泉州籍)的姓名。
【方法运用】
对孔子思想的评价,刘斌和曾平的观点截然不同(下图)。
(4)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应当遵循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