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
材料一: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中国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选择,我们也真诚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习近平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柏林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摘录)
材料二: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期存在下去。……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节选)
材料三:中国日报网5月6日电 乌克兰政府调停警察特种部队前往西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萨以阻止反对派武装势力的向西蔓延。同一天,乌克兰亲俄反对派在东部城镇斯拉维扬斯克的激烈交火中击落一架政府军直升飞机。有分析认为,此次派兵显然表明基辅在镇压东部反对派势力的同时,还要竭力阻止内战范围的扩大。
材料四: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
------十八大报告(节选)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为协调英、日、美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什么条约?该条约的实质是什么?
(2)6月6日是诺曼底登陆纪念日,为什么说它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气氛骤然加剧,"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什么?怎样评价这种表现?
(5)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6)乌克兰危机挑动着大国的神经,你认为当今世界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是什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摘自什么文献?作者是谁?发表于何时?
(2)上述宣言是为什么组织起草的纲领?
(3)上述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材料一对什么事件的评述?这一事件于何时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材料一反映的是这一事件哪方面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两例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
(3)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说明。
阅读材科: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英国什么政治制度?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法国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人权宣言》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阅读材科::
恩格斯说:“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根据材料回答:
(1)这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这次运动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15至16世纪,这次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请写出英国在这个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列出他的两部代表作品。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2014年会重演1914年的悲剧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融时报》称,如同1914年前不断崛起的德国与周边邻国发生对抗一样,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也与多个邻国,特别是日本发生了争端。
(1)一战爆发之前,德国和欧洲的哪个国家矛盾最深?
(2)中国现在与日本在钓鱼岛,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海确有领土争端。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中国与邻国的“对抗”与一战时期,德国与周边国家的“对抗”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材料二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最大的城邦……由于相互猜忌,不能友好相处,反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被历史所淘汰。后人把修昔底德的这种总结称为“修昔底德陷阱”。从世界范围来看,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法国和德国应该是个典范。法国和德国有很深的历史积怨……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德国和法国人民都深刻地进行反思,认为这样你死我活的对抗下去对双方都是个灾难。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3)历史上法德之间有很深的“积怨”。请举出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双方两败俱伤的战役。
(4)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法德两国成功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留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