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回答相关问题。
(1)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请回答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 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 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 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上述模拟情景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1分)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请回答毛泽东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兵力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难以立足)。
——《论语》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请回答:①三则材料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②据材料一分析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
③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哪一观点?
④据材料三分析荀子思想的意义?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色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材料四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梅宁华《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四分析这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4).近现代以来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此后,西方各国为促进商品生产和贸易发展,纷纷举办大型博览会。
材料二从1876年到1984年,这108年的时间,美国举办过14届世博会,14届世博会其实就是完成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其中,1933年,芝加哥举办了世博会。
材料三 1958年,张闻天向中央写报告申请1959年上海办世博。张闻天的建议在当时石沉大海,没有结果。而在2010年,上海即将举办第四十一届世博会,这是中国比较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与邀请世界走向我们。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以古代中国帝王的王冠为造型,其展示的内容将帮助参观者短时间内遍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了解中国主流文化的深厚内涵。
——以上均根据《凤凰网》整理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51年英国举办世博会的社会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3年芝加哥举办世博会的时代背景。针对这一背景,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张闻天的建议在当时没有结果,而举办世博会的愿望能在2010年实现?
(4)“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要研究中国主流文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举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罗斯福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说出材料一中两位人物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罗斯福通过哪些措施来达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目的?
(3)材料二中罗斯福的措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
(4)材料三中“那位老人画圈”的目的是什么?
(5)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格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任何科学创造,任何有意义的科学假设,都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背景,所以一般科学(也就是纯科学)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哲学,真正的科学同时也是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地中海世界科学知识的集大成者,在科学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在生物学方面比较注重实际,做了大量观察甚至解剖研究,因而有过不少重要的发现,在其他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比如他是归纳法的创始人之一,是进行有组织的研究的首创者,同时还对科学知识首次进行了分类,是形式逻辑和三断论法的创始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最典型代表当推达·芬奇,作为哲学家,他非常注重思想自由,能够撇开一切传统偏见,坚持特立独行……只要他觉得对他的技艺发展有必要,就会毫不犹豫的去从事各种实验。正是为了提高自己在绘画,雕塑方面的艺术造诣,他孜孜不倦地实验、解剖、观察,深入研究了光学的定律、眼睛的构造、人体的结构和鸟类的飞翔等,到了晚年他对各种实际知识的渴求甚至超过了他对艺术的爱好。也正是这种坚持观察和实验的治学方法使他卓然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首屈一指的科学巨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他(达·芬奇)对各种知识无不研究,对于各种艺术无不擅长,他是画家、雕刻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且在每学科里他都登峰造极。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贡献及其特点有哪些?(12分,不能照抄原文)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绘画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3)指出材料三中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的成就并说明其关系。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条件有哪些?依据第二次“科学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