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A.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
|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
| C.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
|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
康有为下列哪一作品中的主张引起光绪帝强烈共鸣()
| A.《孔子改制考》 | B.《新学伪经考》 |
| C.《日本变政考》 | D.《上清帝第六书》 |
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危险 | B.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广泛传播 |
| 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 D.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保国会 |
戊戌新政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维新派的政治愿望,主要表现在()
| A.维新派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参政权 | B.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得以实现 |
| C.新政鼓励发展工商业 | D.京师设立大学堂 |
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①裁撤冗员 ②取消旗人特权 ③废除八股 ④裁汰旧军 ⑤设立京师大学堂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 C.①③⑤ | D.②③④⑤ |
光绪帝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咸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勤,故可以补我未及。”此语说明光绪帝()
| A.要挽救民族危亡 | B.要为人民改革政治 |
| C.要向西方学习 | D.要利用民众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