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政治思想 |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 |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近几年来,中国各地新闻频道时常对重大新闻进行电视直播,且直播内容往往能迅速在网络中得到转播和热议。下列对这一现象评点准确的是
A.是自1958年中央电视台成立来就播放手段的最重大改革 |
B.在向全国直播中“中星8号” 通信卫星也起一定的作用 |
C.选择直播说明电视是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 |
D.迅速转播和热议得力于1992年起开通的我国互联网专线 |
20世纪前50年里先后产生了国联和联合国,但国联有效运行却不到20年,而联合国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这两大国际组织的运行和作用来分析,这一现象恰恰又符合了20世纪以来的国际趋势,这一趋势是
A.由强权政治转变为平等协商、妥协的趋势 |
B.由英法为中心转变为以美国为中心的趋势 |
C.由多头争霸的格局转变为一超多强的格局 |
D.由争夺政治利益转变为控制经济利益为主 |
在一战的诸多各色战役中,下列哪一战役和另外三个战役的发动方不同的是
A.马恩河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索姆河战役 | D.日德兰海战 |
爱因斯坦在1935年指出“(甘地的不抵抗)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下才可实行,在印度实行不抵抗主义来反对英国也许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今天的德国却不能用这种办法来反对纳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下列各项中符合史实的是:
A.爱因斯坦直接参与原子弹研制,之后反对核战争 |
B.两人都赞成和平斗争,都因条件变化而调整策略 |
C.两人都重视现代科技,并重视其对人类的双刃性 |
D.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场特殊的空想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