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
B.“两弹一星” “科教兴国” “双百方针” “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863”计划“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柏拉图的教育贡献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同盟会要求所有会员都“矢忠矢信”地遵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事实上,光复会只着重“种族革命”,怀疑“民权主义”;同盟会的重要分支共进会把“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同盟会的重要成员宋教仁也认为“平均地权”理想太高。对上述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缺乏权威的领导核心
B.从某方面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C.反映了同盟会内部实际上存在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
D.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

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 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
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 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

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  )

A.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
B.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D.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