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下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年 (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编制)。由此可以推知清朝在此期间()

A.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B.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某一学校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列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表:


自耕农
地主
佃农
工人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11%
23%
35%
21%
10%

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D.明代江南地区

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