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______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_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
别是 。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③增多的
实例 。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是 。
(6)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物质。
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人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_________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
①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假设生长素能促进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实验方案: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如图所示,根部正在发展,从区域A剪取
10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
(1)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表内数据绘制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根段长度增长率的曲线图。
表根段长度数据表
(2)据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实验所用的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实验所用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的解释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从区域A和区域B各剪取10 mm长的根段,分别等量地浸泡于10-4 ppm(或10-5 ppm、10-3 ppm)浓度生长素溶液中2天,测量根段的长度,计算平均值。
(5)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某调查小组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的情况,分析回答: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取样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
②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m。
(2)调查小组对该生态系统的几种植物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
![]() 植物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A |
10.0 |
9.2 |
8.0 |
6.8 |
5.5 |
B |
3.0 |
2.1 |
1.1 |
0.3 |
0.1 |
C |
0.3 |
0.6 |
1.1 |
1.5 |
2.3 |
D |
3.0 |
2.0 |
0.4 |
0 |
0 |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和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下图。据图回答:
(1)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
(2)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
(3)在a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在d年的优势树种是_____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______,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
(4)由此可见,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种群______了,而另一些种群兴起了,从而使整个群落的结构和______都发生了变化,一直到群落达到动态平衡,这就称为群落的______。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高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