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两幅新闻报道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历史面目
| A.左图是虚假的,右图是真实的 |
| B.左图是真实的,右图是虚假的 |
| C.左、右图都是虚假的 |
| D.左、右图都是真实的 |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其中印刷术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 B.扩大了资产阶级活动的范围 |
| C.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 | D.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
|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 D.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桂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于2009年7月11日病逝了,但他的精神却永存。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先生的颁奖词是:“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 A.法家 | B.道家 | C.儒家 | D.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