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A.蔡伦是造纸术的最早发明者 |
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
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所谓经济规则是经济时代的镜子和代言人,相当忠实地反映这个时代的现实和愿望。”最能反映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发展需求的经济规则是()
A.成立特权贸易公司 | B.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
C.对出口商予以补贴 | D.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 |
美国学者R.R.帕尔默的著作《现代世界史》写道:“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葡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
A.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 B.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 |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 D.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 |
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料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史 实 |
结 论 |
|
A |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 |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
B |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
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
C |
《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
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 |
D |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里克利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
①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