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C.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
秦朝倾国家之力,以70余万人历经几十年,建造了一座雄伟陵墓——秦始皇陵。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
C.军事民主制的作用 | D.法家思想的影响 |
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
(2008届南京29中高三摸底)商鞅变法的法令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幡诗书而明法令” | B.“为田开阡陌封疆” |
C.“连什伍,设告坐之过” | D.“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土” |
(2008届南京29中高三摸底)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郡县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2008届南京29中高三摸底)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 B.设立郡县制 |
C.废除郡县制 | D.废除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