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 部分。
(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
①甲病属于 遗传病。
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___________遗传病。
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
④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
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
(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的物质。H物质在IA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
①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该具有 基因和 基因。
②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4所示。Ⅱ-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 。
③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血型表现为O型血孩子的几率是 。
一条雌性金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甲),甲与双亲及周围其他个体的眼型都不同,因为种群中原来的所有金鱼都是正常眼。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甲金鱼的眼型细胞不能合成一种角蛋白,导致眼型异常。下图为该蛋白质合成简图:
(1)过程②需要以为原料。
(2)过程③中若a、b为mRNA的两端,则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一个mRNA上串联有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为。
(3)过程①②③中,在大多数细胞中不进行的是。在一个细胞周期,过程①②③中,能进行多次的是。
(4)让甲金鱼与原来的正常眼雄鱼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统计发现F1表现型及比例为异型眼雌∶异型眼雄∶正常眼雌∶正常眼雄=1∶1∶1∶1。该雌性金鱼(甲)异型眼变异的来源最可能是。请利用甲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得到的后代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该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0分)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天然降血糖药物X。已知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形式,为了探究这两种给药途径的效果是否有差异,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实验小鼠200只,生理盐水,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X溶液,注射器,血糖测定仪。
(说明:①实验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相同且符合实验要求;
②将小鼠处理成高血糖小鼠和血糖测定的具体方法不要求;)
(1)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给药途径对降低小鼠血糖浓度的效果情况。
(2)实验思路:
①将实验小鼠均分为四组,编为A、B、C、D,并处理成高血糖小鼠。
②
③A、B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C组,D组。
④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用血糖测定仪分别测量各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记录并进行统计处理。
⑤分析比较各组小鼠,并与A、B组进行比对,得出结论。
(3)设计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4)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若C组与D组,则说明两种给药方式效果不同。
②若C组与D组,则说明两种给药方式效果相同。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下图1是测量枪乌贼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图3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请回答:
(1)图1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图1的指针有何变化(填向左、向右、不变)。
(2)图2中由于Na+内流引起的是区段。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在发生去极化时细胞外(填“钠”或“钾”)离子多。如果降低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动作电位振幅(填“降低”或“升高”或“不变”)。
(3)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如下图所示,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cm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
(4)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为研究复合氨基酸对小球藻(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复合氨基酸对其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细胞数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复合氨基酸 (mg/L) |
叶绿素含量 (μg/mL) |
氧气释放量 (mg/L) |
细胞数倍增的时间(天) |
0(对照) |
0.11 |
6.85 |
5.8 |
2.3 |
0.14 |
8.67 |
5.5 |
11.1 |
0.25 |
9.21 |
4.9 |
12.5 |
0.22 |
7.56 |
5.7 |
20.8 |
0.12 |
7.34 |
8.4 |
注:每2天测量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和细胞数;表中叶绿素含量、氧气释放量为第10天数据。
请据表分析回答:
(1)在叶绿素a含量检测时,将小球藻烘干、粉碎后,加入___________制成色素提取液,进行测量;在细胞数量检测时,需将小球藻培养液滴到_____________,并在显微镜高倍镜下镜检计数。
(2)表中氧气释放量________(“>”、“=”、“<”)小球藻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O2产生于叶绿体的(结构)。
(3)表中数据说明,添加了复合氨基酸后,小球藻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光能吸收,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增加,加快CO2被还原为____________的速率。
(4)表中数据说明,复合氨基酸的浓度和小球藻种群增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